甲状腺结节中5%~15%是恶性,带你一文看懂甲状腺B超报告

随着甲状腺体检的普及,体检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往往让许多患者谈结色变
其实这种忧虑大可不必!结节并不等同于癌,只有5%-15%左右的甲状腺结节,才是恶性肿瘤,其余的结节有可能是,囊肿、炎症、退行性变,以及良性肿瘤等
那么如何才能验明,甲状腺结节的真身呢?,B超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甲状腺结节筛查手段,可以有效辨明甲状腺结节的良恶。
因此,能够读懂超声科医师出具的甲状腺报告,非常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哪类人群最容易得甲状腺癌?
1、18-40岁女性,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2、45岁以上中老年;
3、有放射线接触史;
4、有甲状腺结节及桥本氏甲状腺炎;
5、有甲状腺癌家族史。
甲状腺超声有哪些功能?
1、确定甲状腺结构及位置有无异常;
2、可以发现直径1-2mm的微小病灶,作为常规体检的筛查手段;
3、确定结节及肿块的大小及数目;
4、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5、寻找是否存在异常的淋巴结;
6、跟踪甲状腺结节的生长及变化情况;
7、随访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B超检查前我需要做哪些准别?
1、甲状腺B超检查无需空腹;
2、避免穿高领上衣,上衣的领子要低和开大,可以充分暴露颈部,以便于医生的检查,同时也避免涂抹在皮肤上的耦合剂衣物上;
3、检查时不能佩戴项链,因为既不利于医生的检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也可能会损坏探头。如果佩戴有项链,在上床检查前请务必摘掉,妥善保管。
怎么样的甲状腺结节是恶性?
1)极低回声
2)垂直位生长(纵横比>1)
3)边缘不规则
4)微钙化
究竟什么是钙化灶
钙化,尤其是微钙化,对甲状腺结节来说是一个特异性很高的恶性特征。所以做甲状腺B超检查时,常听到医生说到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很多人认为钙化就代表着癌,其实不然,虽然恶性结节钙化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结节,但是并不能将甲状腺结节伴钙化和甲状腺癌划等号。
钙化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这种钙化多为,粗大、斑片状、弧形钙化,一般由甲状腺的,局部营养不良引起。
多为细小、沙粒样钙化,是甲状腺癌的特征性表现,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单个超声特征并不足以判定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尤其是针对某些不典型的结节。因此当看见报告中有血流信号、边界不清等或者钙化等描述时不必惊慌,以B超报告的最后结果为准。
B超的最终结果是超声科医师依据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做出的判断,建议患者拿到B超结果后,前往专科医生处就诊,请临床医生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最终决定随访、活检或者手术治疗。
甲状腺B超上得TI-RADS分类
TI-RADS是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英文缩写,为了使甲状腺结节评估标准化,借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的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2009年Horvath等首次提出了TI-RADS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存在多个TI-RADS版本,不同医院可能会使用不同的TI-RADS分级系统,如:ACR(美国放射协会)、ATA(美国甲状腺协会)、ACE(美国内分泌学院)及内分泌学相关医学指南(AME)等制定的TI-RADS标准,最近我们中国也发表了针对甲状腺结节的分类系统(C-TI-RADS)。
目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参考的是韩国学者KWAK提出的甲状腺结节分类系统:
1级阴性,超声显示腺体大小、回声可正常,无结节、囊肿或钙化
2级检查所见为良性,恶性肿瘤风险为0,均需要临床随访
3级80%可能为良性,恶性肿瘤风险<5%
4级恶性的可能比例为5%~85%
(4A恶性可能5-10%,4B恶性可能10-50%,4C恶性可能50-85%,恶性预测值仅供参考,需及时就医明确)
5级提示癌的可能性很大,大于85%
6级细胞学检查确诊为癌
注:结节恶性的可能性仅代表概率问题,每个结节还需要个体化评估,由临床医生综合评估。
文字:赵智锦、李佳伟(超声诊断科)编辑、制图:朱一齐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
尿结石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鼻窦炎——中医治疗有疗效
引发月经不调的原因
导致颤症的原因都有哪些